国家终于出手!万亿债转股,中国银行业巨震!

导读:别人炒股炒成了股东,银行给别人借钱也要借成股东了!今天实体经济下行、产业转型升级,银行是时候付出代价了!国家终于出手,中国银行业巨震!十年最惨!中农工建交五大行年报公布结束后,又一大消息突袭中国银行业!今天,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已超2万亿,不良率高达2.08

国家终于出手!万亿债转股,中国银行业巨震!

国家终于出手!万亿债转股,中国银行业巨震!

  导读:别人炒股炒成了股东,银行给别人借钱也要借成股东了!今天实体经济下行、产业转型升级,银行是时候付出代价了!

  国家终于出手,中国银行业巨震!

  十年最惨!中农工建交五大行年报公布结束后,又一大消息突袭中国银行业!今天,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已超2万亿,不良率高达2.08%!国家被逼终于出手!

  辉煌的过去,挣扎的今天

  曾经全球最赚钱的10大银行,中国占一半以上!

  曾经建行行长当着总理的面自称“弱势群体”,全场哄堂大笑!

  曾经民生银行董事长感叹银行利润太高,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!

  曾经A股最赚钱上市公司前十强,8家都是银行!3000家上市公司,16家银行利润占到一半,大量企业都在给银行打工!

  谁也没想到短短一年,一切都变了:

  净利润:五大行净利润增速均暴跌了10倍左右,中行从2014年的8.08%猛跌至0.74%。中农工建全部跌入0增长,只有交行还在边缘挣扎!

  不良贷款:农行的不良率已突破2%“生死线”飙升至2.39%,3个月猛增337亿不良贷款,比2014年净增70%,傲视群雄!

  行长工资:中行、工行、建行、交行的行长乃至董事长的年薪均遭腰斩,建行最惨,从110多万砍到只剩30多万。就连宇宙第一银行工商银行行长一年也被砍到仅剩50万!15个月走了66名银行行长、高管,这就是最真实的写照。

  巨震,又一数据被公布

  昨夜又一消息席卷银行业,最新数据显示,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已超过2万亿,比年初增加近1500亿!不良贷款率告别了“1”时代,飙升至2.08%!

  银行不良贷款持续恶化,五大行一年赚了9000亿,却承担着不良贷款7400亿!记得去年银行公布三季报的时候,银监会也质疑银行公布的不良数据,表示反映不够充分,真实性有待夯实!

  令人震惊的是,商业银行关注类贷余额已高达约3万亿!关注类贷款也就是逾期大概两个月的贷款。第三季度的时候,进入预警名单的贷款就比上年大幅飙升了66%,远远高于不良贷款率的增加!这是巨大的隐患风险。

  国家出手,拯救企业

  别人炒股炒成了股东,银行给别人借钱也要借成股东了!时隔16年,国家再次出手实施“债转股“,银行把钱借给企业,但一些遭遇困难的企业还不起,就干脆不还了,把这部分钱转换为股份,让银行成为企业的股东!很快,银行就是中国最大的投资公司!

  其实这相当于把银行套了进去,银行一旦成为股东,利息不但没了,企业亏钱,银行还要跟着倒贴!目前国家首批试点规模为1万亿,对象多为关注类贷款,也有可能是正常贷款!

  而这在之前,企业一旦陷入困境,银行将进行“抽贷”,雪上加霜,基本是必死无疑!现在好了,一些国企将无债一身轻,银行的不良猛增也得到遏制。银行成了股东,企业老板信心大增。

  但令人担忧的是,一些不良贷款也披着正常、关注类贷款的外衣转成股份给银行,银行接盘后通过股市等资本运作从而退出,最终为这些已经“歇菜”的企业接盘的还是社会资金,还是我们老百姓!

  国家已经不是三番两次鞭策银行改变了,希望银行能够有所作为,今天实体经济下行、产业转型升级,银行是时候付出代价了!

  央行拼了,一万亿入市!

  

  

  

  面对这样的惨状,央妈扛不住了,酝酿已久的朱镕基时代就用过的债转股大招,终于挥出。

  

  

  这次,是1万亿!

  

  

  

  清明节不平静,债转股大招要瓜熟蒂落了。

  “财新周刊”援引一位国开行高层称,首批债转股规模为1万亿元,预计在三年甚至更短时间内,化解1万亿元左右规模的银行潜在不良资产。债转股对象聚焦为有潜在价值、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,以国企为主。

  看得云里雾里有没有?

  内参君还是先给各位简单介绍啥叫股转债吧。

  债转股,一句话,就是把国企欠银行的巨额贷款转换成股权。说白了,就是银行放贷放成了股东。企业不再直接还银行钱了,而是还给银行自家的股票。利息怎么办?嘿,利息也不还了,变成了按股分红了。

  

  

  银行成了股东,可以通过国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,直接参与公司重大事务决策,但不参与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。

  你也许会问,那银行不是亏了?本来白花花的银子,变成了一堆股票?

  且慢,你要知道,这些债务原本企业可能还都还不上了,在银行会计账目上直接化成了呆坏账,不良率将迅猛上升。现在变成了股权,银行的呆坏账也不至于一下子暴露在账面上,好歹好看一点。

  

  

  另外,国家还答应了,今后经济好了、企业经营好转了的时候,可能还会回购这些股票,你100元质量不高的贷款,说不定可以换回来80块钱的现金,总比所有的都打水漂好吧?

  反正银行是国家的,国有企业也是国家的,只不过钱从大儿子手里,转到了二儿子手里,左右手互倒,钱还是那些钱,但企业的资金链不至于断了,喘口气。有些企业虽然现在还不上钱,如果能有后续的资金支持,挺过这一段时间,也许就会绝处逢生。

  

  

  这是一剂苦药,是不得不而为之的苦肉计。要不然,当企业陷入困境,银行肯定是上门逼着还贷,这雪上添霜来一下,结果必然是大型企业的批量倒闭,紧接着就是大面积的失业,对经济影响太大了。

  很多时候,事缓则圆,央行这一招,也是拖字诀,拿时间换空间!

  

  

  希望这么一拖,拖过了经济下行周期,拖出个柳暗花明也说不定!

  

  

  

  债转股,其实不是一项新发明,老武器重出江湖而已。

  1999年,亚洲金融风暴之后,国有企业举步艰难,朱镕基就使出了“债转股”这一大招,成立了长城、信达、华融、东方四大资产管理公司,分别对应收购、管理农行、建行、工行和中行的不良资产。然后由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跟债务公司签订债转股协议,资产管理公司成为股东。

  在那次债转股中,国有大行剥离了1.4万亿的不良资产!

  1999年那次,整的挺成功,一方面让大企业解困,不再承担沉重的还款责任和巨额利息;另一方面,银行的账面也清爽了很多,不良贷款比例大幅减少。

  

  

  因为有了债转股这些大招,企业熬过了亚洲金融危机后那几年的艰难岁月,然后遇到了加入世贸组织的大利好,好风凭借力,送我上青天。中国一下子成为了制造业大国!

  时隔17年之后,当初朱镕基的超级大招重出江湖,希望能够取得同样的功效!

  

  

  

  当然,债转股,说来说去,主要是争取时间,延长危机爆发的导火索。最后能不能取得好的效果,关键取决于,在导火索嘶嘶燃烧的窗口期,我们能不能完成拆弹任务!

  

  

  啥拆弹任务?

  就是把僵尸企业、产能过剩企业,转变为适应市场需要、产销对路、产品升级换代、有竞争力的企业。

  债转股成败,最终取决于中国企业。搞得好,企业活了,银行也活了。搞不好,就会延缓旧增长模式出清和鼓励加杠杆,相当于银行身上拖着一个僵尸,有毒证券进入市场。

  

  

  这个以债转股换来的时间窗口不会太长,我们必须抓紧改革,企业必须抓紧升级改造。一方面,改革要攻坚。现在营改增的推进,让大家都看到了希望。这种改革,成熟一项,就要出台一项。另一方面,企业自身的努力,也非常非常重要!

  一切取决于中国企业能否还魂归来!

  

  

  

  

  

  当今时代,国家与国家的竞争,重点体现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!

  企业的命运,和一个国家的命运,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紧密相连。大家没有忘掉美国用排放标准违规搞大众汽车的前例吧?大众出事了,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急了,整个德国都急了!

  大众这档事,给咱们自认为擅长的制造业,提了个醒:要抛弃机会主义的侥幸思想,切实拿出视质量为生命的真正的企业精神。当前,中国经济增长率由两位数变成了一位数,经济不那么景气,传统企业受到冲击,许多企业也浮躁起来。在经济萧条期,企业家不知道该怎么经营企业了。困境中苦苦奋战的企业,究竟该怎么办?

  内参君想起最近很火的两篇文章:

  一篇是写任正非的。文中评论道:人靠绝活立身,企业靠好产品实现高收益。企业家必须守住自己的根本,做出有魂的绝活,企业基业才能长青!如果企业家眼里面只有钱,只有企业规模,好产品绝活出不来,却用语言去娱乐大众,企业死期就近了。

  另一篇是写董明珠的。文中评论到:董明珠这个女子,放在我们这个商业时代,的确相当自恋乃至“奇葩”。这种奇葩,我宁愿把它理解为中国企业家身上最为匮乏的近乎偏执的“工匠精神”,是一种对自己产品质量近乎宗教式的狂热。希望格力的偏执能继续下去,为转型期的中国制造业创出一条新路。

  越是艰难的时候,中国企业更需要定力!如果千千万万个企业,都有华为和格力这样的顽强精神,何愁中国经济不兴?

  

  

  中国企业,雄起!

  资产管理圈(ziguancn)综合自:鸣金网(:mingjin-wang),作者:奔跑吧,琪哥、财经内参(mofzpy),转载请注明来源。

  阅读往日头条文章:

  >>、1920亿打水漂揭示银行与钢铁间的爱恨情愁

  >>、券商保险工资都在涨,只有银行在跌!

  >>、十二星座在金融业最适合干什么?

  培训二、新形势下贸易融资的技术审查要点及风险防控策略

  当前,受美元升息、资本回流等因素的影响,除美国外的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,新兴经济体增长乏力,全球经济不振,外部环境恶劣。与此同时,国内经济产能过剩,僵尸企业遍地,银行不良贷款深不可测,资本大量外逃,人民币贬值预期居高不下,进出口持续萎缩,贸易融资跨境、跨业、跨市场的“三跨风险”交叉加剧显现,银行风险防控压力倍增。

  在这种形势下,常见的国际和国内贸易融资模式和产品主要有哪些?贸易融资的现状如何?存在哪些问题?贸易融资技术审查和风控政策的顶层设计和微观操作要点是什么?贸易融资贷前调查、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管理的侧重点分别在哪里?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的要点是什么?如何识别、判定和防控“虚假性”贸易融资?如何更有效地防范涉敏、反恐、反洗钱和国际制裁风险?贸易融资发展趋势及未来的风控重点在哪里?

  贸易融资可资借鉴的经典案例及其经验教训有哪些?等等,都是银行贸易融资客户经理、产品经理、评级授信审批人员、风险经理等在业务营销、评级授信、业务办理和风险防控过程中,应当熟悉并加以灵活运用的工作宝典。为此,本课程将从以下七大方面对这些问题做深入、详细地剖析和解读。

  课程时间:2016年4月16日-4月17日

  注:如时间有变动,会及时更新请保持关注。

  以上培训报名方式:

  1、报名:

  通过回复:培训二+姓名+手机+邮箱(请您填写完整,便于我们与您联系)

  2、可直接致电报名:

  张老师:

  手机:

  邮箱:

  声明

  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创作,除原创文章外,《贸易金融》转载时均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及出处。如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后台留言,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,表示感谢!

国家终于出手!万亿债转股,中国银行业巨震!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载自互联网,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建议,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。详情参阅本站的“免责声明”栏目。

相关内容

推荐阅读

发表评论
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源于互联网,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转载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,若有权属异议及违法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稿。详情参阅本站“版权声明”及“举报投诉”栏目。

猜你喜欢